今天來發表中華民國的驕傲,國人自製發展的IDF經國號戰鬥機
經國號高性能戰鬥機
經國號戰機使用TFE-1042-70渦輪扇發動機、數位線傳飛控系統、整合火控系統及GD-53多功能火控雷達,機身採用翼胴融合的舉升體設計,以先進複合材料減輕戰機重量,以結構油箱提高油箱容量,為配合90年代空軍需求之空優防禦戰機。
民國77年12月首架原型機出廠,並由前總統李登輝先生命名為經國號戰機。
民國78年5月IDF A-1機首次升空試飛。
民國90年至97年推動翔昇計畫,以經國號戰機為基礎,增加內載燃油、提昇電子作戰及自衛能力。在不犧牲原有制空作戰能力的原則下,提昇其作戰航程與任務存活率,研改成以反制作戰為主的經國號性能精進戰機;以順利執行各項先期反制、反制作戰、防空壓制作戰及反封鎖、反登陸、制海作戰任務,並進行各式武器系統功能驗証、戰術戰法與作戰效益評估。 資料來源: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
以下就是製作過程
座艙罩的部分,一樣有我很不喜歡的分模線,之前在網路上糾有很多人分享,戰鷹的座艙罩很薄很脆,在出裡分模線時一不小心施力不當
座艙罩就裂了......還有人一開盒座艙罩就已經是裂了
很多模友都有碰到這事,後來戰鷹官方說只要座艙罩有裂的都可以免費來補件
對此,小弟磨座艙罩時是千萬分之小心再小心啊!深怕一個用力"啪"就裂了,小弟是友個想法,既然你要做薄又透明的座艙罩,那你就不要有分模線嘛!!
以上是小弟的小小意見
製作儀表板時,廠商也附了透明版跟樹脂版的儀表板
然而小弟採用了樹脂儀表板,一整個大後悔,樹脂的既沒有較精細的表現外,在黏合部分要用快乾,所以真心覺得用透明版的還比較好,可以省去許多困擾
彈射椅的外觀非常的簡潔.....
如果不喜歡這整彈射椅的,後續有個人工作室有出彈射椅的套件,單雙座都有,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露天或蝦皮找找
戰鷹後續也有出供自家IDF的彈射椅改套
進氣道有許多的推出口, 對此有要求的可以補掉,其實黏合裝上後是看不到的,如果不要求的可以略過不理
這進氣道的組合,廠商有貼心附上工具,可惜小弟當時以為它是零件沒用,害得小弟組合進氣道的位置時折騰了一下
起落架的細結算是不錯的
機身的版件鉚釘刻線深淺算是OK的
座艙罩的內框架 如果不是要做開起狀態而是閉合的,這個東西就裝了,因為裝了它蓋起來密合度就會很差,無法密合
在機身的組合,唯一碰到要用補土的地方就是機鼻位置
其實,多加調整注意一下是可以不用補土的
以上,在組合方面沒有太多的困難度,屬於輕鬆好組的,但由於它的一些零件算是精細型的,所以在組合拿捏力道必須要輕
機身的上色
經國號的迷彩應該是所有迷彩機中顏色最多的,大部分都是三色而已,IDF竟然要五種顏色
因為國軍飛機一般來說都是被照顧得很好,所以機身不會太髒,這次就沒做太多舊化處理僅以入墨線表現之
水貼的部分有附低視度跟彩繪機塗裝
但在低視度台南鷹的鷹頭竟然是灰的??這怎麼一回事?
台中的雪茄鷹就是白的,畫圖的是睡了嗎?
嘿嘿!!但是小弟還是把它變白了
整體而言水貼很薄很服貼,在使用軟化劑時要酌量,且水貼泡水約五秒就脫離底紙了,如果泡太久會很容易捲曲,在貼大貼紙跟小小警示標語時要小心
貼完水貼後噴上亮光漆再噴消光漆調整光澤後,黏上所有小零件即大功告成
座艙罩雖然是有盡力調整過了但還是有一些不密合的狀況在這張看得清清楚楚
尾管跟機身也有落差
以上,謝謝各位欣賞,歡迎指教
留言列表